日前,艾默生網絡能源(Vertiv)發佈了2017年最值得關注的六大資料中心基礎架構趨勢。
Vertiv的全球行銷與戰略副總裁Gary Niederpruem表示,“我們正在繼續向雲的時代邁進。雲端時代為使用和交付雲及託管資料中心資源的組織帶來了挑戰和機遇。在我們去年發佈的2016年趨勢之中,我們聚焦於突破性的宏觀趨勢,例如不斷演變的雲模式,以及社會責任所發揮的作用。今年,我們將聚焦於關鍵
基礎架構領域的技術進步,這些進步將使邊緣、企業、託管和雲的資料中心能夠適應2017年及未來的變化。”
2017年資料中心生態系統的六大基礎架構趨勢:
基礎架構快速跟上邊緣運算的連結能力
分散式IT和工業物聯網正在將IT資源推向更接近使用者和工業流程的位置。雖然資料中心仍然是使用核心資料中心來交付應用軟體和服務的核心,但是隨著連接互聯網的感測器和設備不斷增多,以及遠端用戶要求更快地訪問資訊,諸如銷售點和存貨管理、網路設備櫃和微型資料中心等的數量不斷增多並且其重要性不斷提高。為了應對這些變化,使用者將求助於預配置的微型資料中心解決方案,以便於快速開展部署,提高標準化水準,以及實現對分散式IT網站開展遠端系統管理。標準化和模組化在分散式IT網站的重要性,將不亞於其在大型資料中心的重要性。
現有的網路設備櫃和遠端IT網站還將被重新評估,以便於確保電力和散熱資源配置足以符合這些IT網站日益提高的重要性——因為這些IT網站要從連接的感測器和設備就地收集和分析即時資料。
熱管理能力得到拓展,以便支撐持續發展
在過去五年間,散熱系統的變化超過了資料中心內其他任何系統。在降低能耗成本,這一強烈願望驅動下用戶使用更複雜的、注重盡可能高效地移除資料中心發熱的方法取代傳統的只注重“最大程度製冷“的方法。隨著先進的節能器技術不斷擴大應用、智慧化熱管理控制技術不斷演變,用戶將能實現高度靈活的、支持PUE低於1.2的熱管理戰略。
目前,雖然能源效率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焦點,但在某些地區,水的消耗和製冷劑的使用也顯然成為重要的考慮事項。有鑒於目前多種多樣的熱管理戰略,資料中心營運者會根據資料中心的地點和可獲得的資源訂制熱管理戰略。全球市場趨勢顯示,使用新技術來進行蒸發冷卻/絕熱冷卻(使用水為周圍的空氣降溫)的情況越來越多。這些技術正在提供非常高效、可靠和經濟的熱管理能力。
在難以獲得水或者水成本過高的地區,無水製冷系統獲得了發展動力。傳統的開環冰水式系統,在一年內使用大約400萬加侖的水冷卻1 MW 的 IT空間。新型技術裝配氟泵節能,無需使用水,也無需將外部空氣引入資料中心。2016年,這些技術在北美地區節省超過10億加侖的水。
安全責任延伸到資料中心管理
資料洩漏事故佔據了大部分與安全相關的新聞頭條,而安全性也已經成為一個關乎資料中心可用性的問題。波耐蒙研究所發表的2016年資料中心當機成本(2016 Ponemon Institute Cost of Data Center Outages)調研報告揭示,網路攻擊佔據了其所調查的資料中心當機情況的22%。
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被連接起來以簡化管理並最終實現自動化,威脅因數也隨之增長。資料中心的專業人員正在為不斷增多的優先事務提高安全性,並開始尋求解決方案來識別漏洞和提高攻擊應對能力。這方面,有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是新興的管理閘道,它能整合來自多台設備的資料,以便於支援DCIM(資料中心基礎架構管理)。經過一定的修改後,管理閘道能夠識別整個關鍵基礎架構之中的不安全的介面,並較早地發出拒絕攻擊的警告。
DCIM 證明自身的價值
DCIM(資料中心基礎架構管理)的價值在不斷提升,這不僅表現在它所能解決的問題上,也表現在它所管理的日益複雜的資料中心生態系統上。前瞻思考的經營者們正在使用DCIM來克服資料中心的挑戰,例如監管合規性、資訊技術基礎架構庫(ITIL)等,以及管理混合的環境。最終,託管服務提供者會發現DCIM是一個寶貴的工具,能夠按客戶提供成本分析,還能為客戶提供資產的遠端可視性管理。
在資料中心,DCIM作為工業物聯網的先驅技術而出現,能夠提供可視性,提高跨多個系統的協調能力,以及支援處於工業物聯網價值定位核心的自動化功能。
鉛酸電池的替代品變得可行
隨著資料中心的營運者尋求方法來削減傳統閥控式鉛酸電池的尺寸、重量和擁有權總成本,新的解決方案也在不斷湧現,用來解決資料中心電力系統的最薄弱環節。其中最有前景的技術是鋰離子電池。鋰電池的價格正在不斷下降,化學性能和結構不斷改進,正在成為資料中心的一個可行的選擇,並通過擴充來滿足列間資料中心和機房資料中心級別的需求。雖然這種電池技術先前就已經上市,但其顯著提高的性價比促進了鋰電池在資料中心行業更加廣泛的應用。
長期以來,資料中心的營運者都很有興趣替換下鉛酸電池,但當時市面上的技術尚不能符合傳統電池的性價比和儲存容量。如今,真正的替代品已經出現,它能夠大幅度縮減尺寸,延長執行時間和增強可持續性。
資料中心的設計和部署走向整合
隨著營運者尋求可快速部署、輕鬆擴充和高效運行的模組化、整合式解決方案,資料中心領域進一步實現技術集成。如今,相同的理念也在應用於資料中心的建設。將產品推向市場的速度,是當下各公司擴大資料中心容量的一個重要驅動力。這些公司發現,工程階段和建設階段之間的傳統孤島能帶來麻煩並阻礙生產力的提升。於是,他們採用集成式模組化設計、異地建設和專業的專案管理,以總包的方式設計和部署資料中心。那些有能力將基礎架構專業技能、設計和工程能力以及先進的專案管理能力結合起來的供應商,將能提供總包服務,從而更快速地建設更好的資料中心。
Niederpruem稱,“基礎架構技術和相關的服務不斷演變,為當今的資料中心營運者提供了所需的速度、安全性、靈活性和效率。無論營運者是管理一個依賴於雲的資料中心,還是拓展容量以便於滿足雲和託管服務的需求,均能從中獲益。資料中心要想充分利用這些變化和趨勢,就需要這樣的基礎架構合作夥伴:他們對資料中心營運的方方面面具有深入的理解,並能提供全方位的設計、專案管理和維護服務。“